這里所述的耐受能力,是指駕駛員長時間駕駛車輛的能力,即耐力,也可以看作是駕駛員的抗疲勞能力。耐力對駕駛者非常重要,特別是對專業駕駛員,耐受能力更為重要。耐力按照駕駛員工作情況,可分為以下幾種:
操作機件的動作耐力,即肌肉耐力。
對交通情況判斷的思維能力,即大腦耐力。
對全身參加工作的體力耐力,即心肺耐力。
駕駛員要想提高駕車耐力,根本的方法就是重復訓練,即多跑長途,或長時間駕車。當然,駕駛員在平時駕車時,還需注意以下幾點:
駕駛員平時不要過于興奮或抑制,盡量使神經系統中的興奮和抑制均衡,這樣才能推遲疲勞的到來。
駕駛動作放松、協調,活動幅度適當,使工作肌有協調的舒張期,這樣才更有利于耐力保持,能較長時間地工作。
駕駛員駕駛車輛時,要想方設法地使自己的肌肉各部位得到休息、放松,讓最少的肌肉群,去做最適當的工作,這樣才能達到節省體能,提高耐受能力的目的。
駕駛員在工作中不浪費體力,不用過量的體力去完成必須的動作,不去從事沒有必要的動作,以提高效率。
駕駛員心血管、呼吸系統與駕車狀態要相適應,不要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駕車。因為緊張可能使心跳加快,消耗體力。
吃得太飽或空腹駕車,都會使身體的代謝過程產生變化,從而導致體能的消耗。